对于第一种考生,我想说:适可而止。毕竟对实务这一科而言,案例分析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谁都不知道,也从未公开过。发现答对了还好,发现答错了会后悔懊恼,这不平白给自己添堵吗?复习期间本就身体透支了,再来个精神不愉快,想自虐呀?学生时代的我考试后从不和人对考题的答案,而是专心下一场考试的复习,好多同学觉得我心态好。其实这不是心态好不好的问题,而是我知道考试前一切由我做主,我有绝对的主动权,但是考试后控制权发生了转换,命运交到了阅卷老师手中, 用“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形容再恰当不过了。因此,无论哪一场考试,我们唯一能做的都是考试前刻苦复习,考场上认真答题,保持正常乃至超常发挥,尽量将答错题的机率降到最低,至于分数真的无法操纵,更何况一建考试还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控制通过率的问题。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我们关注的是过程,至于结果让天意去决定吧!相信一句话:付出终有回报!
对于第二种考生,我想说: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。“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”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名言,它包含了丰富深刻的哲理。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实,无论你怎样后悔和抱怨,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。过去的已经过去,历史就如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,不能重新开始,不能从头改写。终日为过去的错误而悔恨,为过去的失误而惋惜,除了劳心费神,分散精力,没有一点益处!莎士比亚说过:“聪明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哀叹,却用情感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们的损失。”因此,我们唯一能做的,就是从中找出教训,指导来年的复习。其实命题专家们也有不得已的苦衷,为了达到国家要求的控制通过率的目的,才不得不使出一些“伎俩”,施放一些“烟雾弹”以迷惑考生。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你是命题者,相信不会比他们做得逊色。
对于第三种考生,我想说:为时尚早。一则离成绩公布还有一段时间,胜负成败尚无定论;二则对实务这科来说,复习时间的长短与效果未必成正比;三则就算没过 整装待发,提前调整心态,为下一次做好准备。
[attach]2256[/attach]